2005/10/27

【對話】Re: 不必再回頭





















大概是對於我之前幾篇文章有所感,也大概是想對於處於這個人生階段的我有所回應與激勵,小黛寫下了幸福行事曆134│不必再回頭

你身上至今累計的已經逐以形成一股勢力,你已經不再是二十幾歲那種毛頭小子,你對夢想的掌握能力已有自我風格,你知道的,我們已經不需要再透過藉口尋求安慰與寄託,那些說穿了就是那麼一回事,就像包裝一樣,本質的東西,最後還是會蛇出來,你穿的再漂亮,看起來再怎麼尊貴,你就是知道自己是什麼模樣,如果是孤獨的小孩就讓它保持原樣,我們已經到了這個年紀,可以正視過去孤單所振奮出來的成就。

那麼,親愛的,就走吧,無論是乾脆俐落的走,抑或掬下一把淚,當我們逐漸坦白過去成長所帶給我們的傷害,當我們說得出來的時候,我覺得我們又更堅強了,又更能讓自己往幸福的方向迎去,而過去的那些點滴就成了我們照顧愛人最重要的滋養,我想你知道,你一定知道怎麼愛一個人,因為你孤單過,你一定是知道怎麼撫平她的傷痛,因為你跌倒過,你必定了解如何讓人去自我完成,因為你沒有享受過被扶持牽引,追尋人生的過程就是這麼一回事,我們沒有什麼來不來得及,我們一直都在趕,因為沒有後路可退,只能往前走,走到某個境地,某些境界,我們停下來,觀望,

“這裡是不是呢?”

一而再,再而三,不斷,三十幾年過去了,長出根的地方找個土地來埋吧,別再漂泊了。親愛的,這就是了,別再漂泊了。


我想,回頭看是檢視過去,思考當下,然後給自己力量走下去。

一生當中,我們會經歷一些轉折,在那當下被事物變化的狂潮所席捲,我們是看不清自己的,唯有稍後再回頭來看,才知道這一路上風光明媚,都在向你招手,而你,就這麼頭也不回地走了過去。

從小,我就知道自己會是一個人,我不喜歡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,也不喜歡讓別人告訴我該怎麼做。因此,我得花更多時間,一步一步,建立自己的思考與工作模式。有人說,那是不商業化。

的確。我沒辦法逼自己做一些當下太討喜的東西,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,我相信你也是。

我記得退伍後的第一個工作,一個人提著簡單的行囊,正式回到台北,在你現在工作的附近巷子裡,租了個學生公寓的小房間。一個月又八天後,決定和其他兩位一起進去的同事悄悄離開,週末,在桌上放了辭呈,就這麼又踉踉蹭蹭,提了行李搭機回南部。

第二個工作在高雄那棟五十層大樓裡,當一個上班要穿西裝打領帶的小美工。後來我以前大學時代打工的出版公司主管打電話找我,才又這麼回到新店,回到台北,投入那個還算有使命感的教育出版工作。

沒錯。從來都是我自己決定要做什麼,就連現在這個工作也是。面試的時候,我告訴我主管,我想要在這裡工作,然後就進去了,她那時說的是歡迎,還有"什麼時候可以上班",完全沒有回家等候通知這件事。

我想,我會要這個位置,是為了一張綠卡,那個可以讓我留下來的身分。一般來說,在這個沒有太多競爭對象的州,機會比那些早已擠滿外國移民的城市多太多。

所以,目前就是這樣。漸漸地,當我感覺自己越來越能流暢地以他們的語言溝通,更能融入他們的思考模式與笑話時,我發現那些根,早就已經開始牢牢抓住這片土地了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